周志高 官方网站

http://zhouzhigao.artlianhe.com

周志高

总浏览人气:120833

周志高,男,1945年1月出生,江苏兴化人。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一、二届常务理事,第三、五、六届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资深评委,先后为上海《书法》杂志执行主编和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书法》杂志主编。现为《中国书法》杂志特约编委,中国楹联协会顾问,中国人民大学东方艺术研究所副所长、兼职教授。中国书协编辑出版委员会副主任,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兼职教授,上海市书协主席、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2007年 2007.7北京中国美术馆迎奥运书法邀请展,八尺行草四条屏苏东坡词《江城子·密州出猎》展出并被收藏。2006年 2006.10应邀赴德国参
查看详情>>

周志高 艺术家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关注艺术家

    书坛一生勤耕作 热诚厚道情谊深 记我与洪炜先生的交往

  

   书坛一生勤耕作  热诚厚道情谊深 记我与洪炜先生的交往 与洪炜先生相识、相知已有三十多年了,他是我在南京书坛的老友之一。“文革”动乱结束后,《书法》杂志于一九七七年问世。在创刊前后,因出版社组稿和调研活动,我常至南京。和洪炜先生初次相识,是在下关工大里,他那时负责书画教学,并已开设书法业余专业学习班,办得很红火。他向我介绍了一九七七年第一届学员,这些学员通过一年半的系统学习后,收获颇丰。接着他又招了第二届。学习班的学员在粉碎“四人帮”后,纷纷走上街头、工厂、学校写标语、出专栏,在社会上配合形势宣传异常活跃,成绩亦很显著,得到了方方面面的好评。洪炜先生告诉我,南京肉联加工厂书法爱好者近百人,而进下关工大书法学习班的只有一人。但这位学员回去后,积极为本厂近百人上课办班。听了洪炜先生的介绍和看了学员们琳琅满目的各类书体作品,我很是感动。心想,上海、杭州也办了书法学习班,而在南京,洪炜先生的举措当是值得称赞的“书坛先锋”。于是就请他为《书法》杂志写稿,以扩大社会影响,“滚雪球”似的滚向全国。这就是一九七八年《书法》第二期“坚持业余办好书法班”的通讯报道的问世经过。 随着中国书法家协会的成立,各省市分会也纷纷宣告成立。后来知道洪炜先生已奉调到省书协工作了,令人十分欣慰。南京的三老:林散之、高二适、萧娴是《书法》杂志向读者推荐介绍的重点书家。当安排到有关萧老的报道时,我油然想起洪炜先生与萧老甚熟,便写信请他帮忙去采访。于是,“业精于勤,以古为新一一访著名女书法家萧娴”的报道就在一九八二年第三期《书法》杂志上与广大读者见面了。萧老是康有为的女弟子,她的篆、隶、行是以“三石”(石鼓文、石门颂、石门铭、为宗,自辟蹊径,独具风格。“重、拙、大”,浑厚凝练、古朴率真、险峻疏朗,很有特色。萧娴对于学书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她指出:“学书宜从篆隶入门,楷书是从篆隶而来的,篆是圆笔,隶是方笔,圆笔方笔都能掌握到了,不论是写楷书、行书或草书就都不难了”。这个观点对书法界流行的学书从楷书人手无疑是一个很有力的启示,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有利于书艺的提高与繁荣,为此编者和读者都很感谢洪炜先生的采访报道。一九八七年,《书法》杂志创刊十周年,出版《当代书家墨迹诗文选》时,特邀全国德高望重的33位老书家的作品与诗文,又承洪炜先生帮忙。萧老不但有名作参与,而且有《庖丁论书》一文,内容十分精彩。杂志刊载后,读者纷纷来信称赞该文言简意赅。我刊同仁由衷感谢萧老,并感谢洪炜先生的大力协助。 和洪炜先生来往次数多了,我们相互之间也更为熟悉和了解。洪炜先生于一九八六年被省文联任命为省书协驻会负责人,我是中国书协常务理事,因此到江苏的机会就比之前更频繁了。当时,江苏省书协内有不团结的现象,主席和秘书长难以协调一致,中国书协常务理事会议作出决定要我多关心江苏的问题。我曾做过一些调解工作。一九八六年,洪炜先生为江苏书协驻会负责人,因他很尊重前辈,加上他的工作勤奋、仔细,又善于做同志之间的思想工作,从此省书协机关工作就很快走上了正轨。此后,在全国书协主席团会议上再也没有听到江苏书协的负面信息了。江苏省之所以成为我国书法大省之一,有多种因素,但最主要的还是与洪炜先生在省书协十多年的勤勤恳恳的扎实工作分不开的。 洪炜先生做事认真负责,很有诚信,托他的事,他从不“蒙”人,更不会“忽悠”人。洪炜先生对书艺的学习,又十分刻苦。在他家中的工作室里,未洗的毛笔常搁在砚台上,古帖也翻在一边,练废的旧纸一大堆。协会的工作虽然十分繁忙,只要一回到家中他就会立即投人书艺的探索之中,是一位十分勤奋的书法家。在与他长期交往中,包括一起参加笔会等书法活动,他自爱自重,一生谦逊谨慎,从未见他有狂妄的语言和过激的行为,总是平和而心情开朗,待人热情而礼节到位。 洪炜先生之为人为艺,可谓书如其人。正、草、隶、篆,均能擅长。书风大气端庄,苍劲而俊秀,不搞夸张变形,毫无怪诞虚浮之风。他在江苏当代书坛上当有一席之地。 我们相识三十多年了,他从未向我提出要在《书法》杂志上介绍介绍。直到一九九三年,在我的主动招呼下,才于当年年底做了个人专题报道。我到北京任《中国书法》杂志主编近四年,洪炜先生也不提有关宣传他的要求。他从不为难人,自己也很低调。这种品格,在当今到处需要“张扬”自我“包装”的时代,实在难能可贵。 洪炜先生已七十多岁了,人民美术出版社要为他出版书法专集,我由衷地向他表示祝贺。今应老兄之嘱,写一段交往的情形和感受,算是表达洪兄三十多年来对我工作支持、关照的感激之情吧。如有不妥之处,亦请洪兄指正。                             


                            2008923日于京华柳清居 (《洪炜书法集》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2月)


扫一扫关注微官网